来源:我爱文学网 时间: 2021-04-05
作者: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军
近些年来,学位论文抄袭事件频出,似乎论文抄袭、造假已成为痼疾。从已发事件来看,所有的处理结果不外乎就是研究生及其导师承担后果,研究生被撤销学位,其导师暂停招生资格。这种处理方式是必要的,但不能止步于此。
在各个抄袭事件背后,可以清楚看到研究生培养中的困境,主要表现为:
其一,研究生学历学位工具化。我国的研究生教育,无论是授予学术型学位还是专业型学位,都以培养某一领域专业人才为目标。然而这种目标未必一定能转化为研究生的自我要求。每年成千上万的考生走进考场,但抱着研究热忱和学问兴趣者几何?相当多考生或是迫于就业压力,或是为了改换生活环境,或是为了提拔升迁。以急功近利心态考研读研,视研究生学历学位为工具,决定了一些研究生缺乏追求学术的自觉意识,行动上也无“攻读”之姿态,只满足于应付各项学习任务,撰写毕业论文时不能沉心静癫娴儿童小便尿不完怎么办气,无法有感而发,不愿精雕细琢,却执念于“天下成书一大抄,就看会抄不会抄”,“乐抄不疲”。一些研究生毕业后未能学有所用,而是学非所用,反过来又助长了“读研混文凭”的心态。
其二,培养管理制度在执行中败于人情。关于研究生培养,在国家层面有法律法规、规章制度,在高校、学科点也有一些具体的制度规定,不可谓没有“规矩”。然而,各种“规矩”在执行中却大打折扣。虽有明文规定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、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,但履行责任状态却无法科学衡量。即使有导师不能尽职尽责,只要没有违法乱纪,学校最多就是诫勉督促;在中期考核分流、开题报告、预答辩、学位论文外审和正式答辩等一系列环节中,参与的老师常常面临“守规矩”与“讲人情”的抉择。一些老师或者同情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,不想“跟学生过不去”;或者碍于与导师的关系,乐于网开一面;或者因对论文选题不够了解而“放水”。对于心理脆弱、有特殊情况和背景的学生,老治疗癫痫病的好疗法师因担心“出事儿”,也不会捍卫学位论文质量标准。这样,“规矩”败给人情,而流于形式。
其三,论文质量审查手段缺乏。应该说,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近些年加大了对学位论文质量的审查,不仅在答辩前有“查重”,而且在答辩结束、论文上网后还有抽检。但是,这些检查手段能量有限。姑且不论查重工具在设计上存在不合理之处、在管理上也有一些漏洞,单是看看网上各种“反查重技巧汇总”、“反反抄袭”软件出现,“反反抄袭”店铺生意火爆,就可见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”,“查重”不能承担“一夫当关”之重;后期抽检虽然给研究生及其导师带来一定的压力,但毕竟是抽检,总有人“运气好”,这在客观上鼓励了侥幸心理。
可以说在这种困境下,单单处理那些东窗事发的研究生及其导师,未必能够杀一儆百,也不能助推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。学位论文抄袭问题,固然与当事者个人的道德自律,与其导师的指导、管理不到位有密切关系,但从根本上看,则源于学术环癫痫太原比较好的医院境的污染。
当前,净化学术环境,既是国家层面的要求,也是学术界、高校的呐喊。由于学术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,净化学术环境涉及政府职能转换、高校和科研机构管理创新、学者自律等多个层面,是一项系统的工程,绝非一日之功。但“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”,针对学术成果抄袭的痼疾,当下可以从改革高校科研事务管理和人才评价考核体系入手。
多年来,高校的科研事务管理和学术评价考核体系广为诟病。这些制度体系以科研成果量化为特点,以便于行政管理为目的,以功利化为导向,学术评价结果与利益分配过度关联,不尊重学术发展的基本规律,忽视学术主体的多样性和学科的差异性,不仅是高校学风浮躁、学术不端的重要诱因,而且引导教师关注个人利益而忽视学术贡献、学术创新,造成教师重科研、轻教学的态度。在这样的管理和评价制度体系下,研究生培养作为一种教学活动或被轻视,或被改装为科研的附属品,以致导师被称为“老板”。因此,要重构高校的大脑异常放电能自愈吗科研事务管理和学术评价体系,包括建立、完善学术评价监督机制、学术信用体系和具有公信力的学术评价机构,使之以质量为导向,尊重学科建设规律、学者成长规律、学术发展规律,还高校一个安静、从容研究学问、传播知识的环境,推动教师潜心于教学和科学研究。
就研究生培养而言,应将制度建设、落实贯穿于整个过程。在招生阶段应有培养目标的预告制度,以使考生对报考、学位类型选择等有清楚的认知;在培养阶段,确立并落实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教育制度,建立研究生诚信档案;建立学位论文选题筛查制度,在开题时就尽可能排除重复研究、降低抄袭可能性,同时完善学位论文完成后的检查制度。更重要的是,规范导师与导师组相结合的培养方式,明确导师和导师组的职责,建立导师动态评价机制、研究生培养督导制等,尽可能减少“人情”对培养过程的干扰。总之,应以制度的力量引导师生加强道德自律和责任意识,严谨治学、诚信做人,从而促进优良学风的养成。
上一篇: 没有了
Copyright © 我爱文学网 2002-2016, All Rights Reserved . ICP备 12009818号